彼得后书注释


壹.问候(一1、2)

一1 西门彼得形容自己是作耶稣基督仆人和使徒的。再一次,他朴实又谦卑的态度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。他自愿选择成为仆人,并由神选召成为使徒。他没有用任何浮夸的称号,或用什么来突显自己的地位。他只是满心感激地强调他事奉复活救主的责任。

我们对收信人的唯一认识,就是他们与彼得和他的同工们同得一样宝贵信心的人。这可能暗指彼得正写书信给外邦的信徒,他们与一切信主的犹太人接受相同的信心;这信心是毫无缺欠的。所有蒙神恩典拯救的人,不管是犹太人还是外邦人,是男是女,奴隶或自由人,在神面前都一同得接纳。

信心是指当他们信奉基督信仰时所接受的一切。他进一步解释,这信心是因我们的神和救主耶稣基督之义而有的。他的意思是,神是公义的,将这信心同样地赐给一切相信主耶稣的人。基督的受死、埋葬、复活,预备了一个公义的基础,让神可以因着信向罪人施恩。罪价已还清,现在神可以称一切相信他儿子的罪人为义了。

我们的神和救主耶稣基督这称谓,表明主耶稣绝对的神性,这在新约圣经中屡见不鲜。如果他根本不是神,那么这些话就毫无意义了。

一2 彼得为读者作了个高超的祷告,就是愿恩惠、平安,因他们认识神和我们主耶稣,多多的加给他们。他希望他们能够在每一日的生活中,因着神坚固和赐能力的恩惠(恩典),可以得着这认识。他希望他们的心,能蒙神那超乎一切理解的平安所保守。然而,他所冀盼的不是他们一点一点地得着!他希望这些恩典能多多的加给他们,而不是一点一点地赐与。

这些恩典如何能多多的加增呢?就是透过认识神和我们主耶稣。我们认识神愈深,就愈能够经历恩惠、平安。住在至高者的隐密处,远胜于偶尔朝见神。能体会神恩惠、平安之奥秘的,是住在神圣所中的人,而不是住在外围的人。


贰.呼召信徒培养坚强的基督徒品格(一3~21)

一3 每一个基督徒都应该对这段经文产生莫大的兴趣,因为经文告诉我们可以怎样保守自己在今生不致跌倒,并确保能凯旋地进入永生。

首先,彼得向我们保证,神已经将一切所需的赐下,好叫我们能过圣洁的生活。这赐予是他权能的明证:神的神能已将一切关乎生命和虔敬的事赐给我们。他的能力首先把我们拯救过来;自此,他的神能也不断使我们有能力过圣洁的生活。这里的次序是──先是生命,继而是虔敬的事。福音是神的大能,要拯救罪人脱离罪的惩罚和权势,叫人不致灭亡,不再被玷污。

所谓一切关乎生命和虔敬的事,包括基督那大祭司的工作、圣灵的工作、天使代表我们所行的事奉、我们信主时所得到的新生命,以及神的道的指引。

过圣洁生活的能力,来自认识那……召我们的主。神的神能是圣洁的源头,认识他就是得圣洁的途径。认识他就是永生(约一七3);而在认识他上成长,就是在圣洁上成长。我们愈认识他,就会跟他愈相似。

一个彼得经常提起的主题,就是关于我们的呼召。他提醒我们:(1)我们乃是蒙呼召离开黑暗,进入他的奇妙光明中(彼前二9);(2)我们是蒙召跟从基督受苦的脚踪(彼前二21);(3)我们是蒙召以祝福回敬辱骂(彼前三9);(4)我们蒙召进入他永远的荣耀里(彼前五10);(5)我们是蒙他的荣耀和美德所召(彼后一3)。最后一点的意思,是指他藉着向我们揭示自己的荣美来召我们。大数的扫罗是在往大马色的路上看见神的荣耀而蒙召的。一位较后期的门徒作见证说:「我瞻仰他的脸,其后我便对一切与他不相似的事物失去兴趣。」他是蒙他的荣耀和卓越的美德所呼召。

一4 神透过自己的大能,赐给我们叫我们能过圣洁生活的「一切……的事」,包括他圣言中又宝贵又极大的应许。据估计,圣经中最少有三万个应许。本仁约翰曾说:「生命的路途上委实撒满了神的应许,以致我们每走一步都踏在神的应许上。」

彼得在他的两封书信中提到七种宝贵的东西,最后一种就是神的应许。我们的信心比金子更宝贵(彼前一7)。基督所流的血是宝贵的(彼前一19)。基督这活石,在神的眼中是宝贵的(彼前二4)。基督作为房角石,也是宝贵的(彼前二6)。对一切相信的人来说,他是宝贵的(彼前二7)。那不会毁坏的装饰,就是温柔安静的心,在神眼中是极宝贵的(彼前三4)。最后,神的应许是宝贵的(彼后一4)。

让我们来想一想那些关乎圣洁生活的应许:(1)脱离罪的辖制(罗六14);(2)够用的恩典(林后一二9);(3)遵行命令的能力(腓四13);(4)胜过魔鬼(雅四7);(5)受试探时有出路(林前一○13);(6)只要认罪就可得赦免(约壹一9)──而且,罪孽不会被记念(耶三一34);(7)我们求告神就蒙搭救(诗五○15)。

难怪彼得说神的应许是又宝贵又极大的了!这些应许能够令信徒脱离世上从情欲来的败坏。我们抵挡试探所需的一切,神已应许要完全赐给我们了。当强烈的欲望袭来,我们可以按应许向神求助。这些应许使我们能脱离世上的败坏──在性方面的罪、醉酒、污秽、苦恼、背信和争竞。

积极的一方面就是,凭着这些应许,我们就得与神的性情有分。基本上,在我们信主的时候,这就成为了事实。然后,当我们在生活中实际地享受神的应许时,我们便愈来愈与神相似。例如,他应许说我们愈多想他,就与他愈相似(林后三18)。只要我们研读圣经,从圣经的启示下研读认识基督,并学效跟随他,我们便使这应许成为事实。在这过程中,圣灵模造我们有他的样式,叫我们荣上加荣。

一5 第3至4节显示,过圣洁生活所需的一切,神早已赐给我们了。他既已这样做,我们便必须努力培养运用。神不会勉强我们,或单方面地使我们成为圣洁。我们必须渴望并立志成圣,并且克己不懈。

论到基督徒的品格时,彼得认为信心是必然已有的。毕竟,他的对象是基督徒,是那些已经因对主耶稣投以信心而得救的人。因此,他并没有叫他们要培养信心;他假定他们都已经拥有信心。

所需要的,是在这信心上再加七种圣洁的要素,并不是逐一加上去,而是在每一时刻都全面地表现这些美德。

奥尔信的父亲过去常用以下的演绎方式,将这段经文念给他的儿子们听:

有了信心,又要加上大卫的勇毅;有了大卫的勇毅,又要加上所罗门的知识;有了所罗门的知识,又要加上约伯的忍耐;有了约伯的忍耐,又要加上但以理的虔敬;有了但以理的虔敬,又要加上约拿单爱弟兄的心;有了约拿单爱弟兄的心,又要加上约翰的爱心。(注2)

蓝斯基则这样说:

这七种德行,是用来与假先知(二1)及他们的假信仰生活作对照的。他们所有的不是德行而是耻辱;不是知识而是鲁莽无知;不是节制而是放荡淫乱;不是在善事上忍耐而是在恶事上坚持;不是虔敬而是不虔;不是爱弟兄的而是憎恨神的儿女;不是真正的爱心而是令人心寒的冷漠。(注3)

第一种品格是德行。这可以是指虔诚的行为,生活上的善行,或高尚的道德操守;然而,这一切似乎都给其后的「虔敬」所涵盖了。这里所说的德行,也可以指在敌对的世人面前表现属灵的勇气,坚守公义正直的力量。

在这里,我们想到殉道者的勇气。大主教克蓝麦被勒令签署放弃信仰声明,否则便会被烧死。起初他拒绝签署,然而在巨大的压力下,他用右手签署了放弃信仰声明。后来,他知道自己做错了,于是便叫负责行刑的人把火点起来。应他的要求,他的双手并没有给绑起来。于是他将他的右手伸入火焰之中,并说:「这就是签了名的手,因此应先受刑罚。这只手犯了罪!灭亡吧,卑贱的右手!」(注4)

有了勇气,必须加上知识,尤其是对属灵真理的知识。这里所强调的,是研读神的话和行其中律例典章的重要。

藉着圣经更认识耶稣,与我主灵里相通。

一言一字都闻主声,每句每行我承认。

~侯丽莎

透过对圣经教导的体验,我们就能够建立一套欧德曼所说的「实践基督信仰内容的技巧」。

一6 神呼召每一个基督徒过有节制的生活。有人将节制形容为在圣灵的策动下,用意志去控制的能力。我们在祷告、读经、时间运用、控制肉体,以及奉献自己等各方面,都必须要有纪律。

保罗是实践节制的人。「所以我奔跑,不象无定向的;我斗拳,不象打空气的。我是攻克己身,叫身服我;恐怕我传福音给别人,自己反被弃绝了。」(林前九26,27)

杰出的鸟类学家奥杜邦为了要更认识世上各种雀鸟,不惜长时间处于令人难受的环境中。李罗伯这样形容他:

当与工作的成果相比时,身体上的难受在他眼中完全算不得什么。他会在黑暗及烟雾中,动也不动地蹲伏上不知多少时间;只要能够对某一种雀鸟有多一点认识,那么多个星期的苦候,对他来说是完全值得的。他会站在水深及颈的死水中,屏息静气地等候;而在他不动声息地守候之时,有无数的毒蛇和鳄鱼在他面前游来游去。

他喜形于色地说:「这当然不好受。但那又何妨呢?我已清楚看见那雀鸟的一动一静了!」为了取得资料绘下雀鸟图片,他是什么也在所不计的。(注5)

由于有别人作榜样,由于这个快将灭亡的世界有刻不容缓的需要,由于有失见证的危险,我们应自我克制,以致能将最好的献给基督。

有了节制便应该加上忍耐,即是在逼迫与逆境中坚持恒忍。我们不可忘记,基督徒的人生就是一个挑战,我们必须锲而不舍。只在开始之时一鼓作气是不足够的;不管有多困难,我们都必须坚持到底。有人以为相信基督,就会不断经历身处颠峰的兴奋;这是不切实际的。基督徒需要面对日复一日的例行公事,不足挂齿的杂务,差强人意的处境,刻骨铭心的忧伤,以及无可补救的失败。忍耐就是当一切都似乎对我们不利时,仍然撑持下去,奋勇向前。

下一种美德就是虔敬。我们的生命应当效法神,在实际的生活上表现出圣洁来。我们的品行应有超凡脱俗的素质,令人能察觉到我们确是天父的儿女;作为神家里的人,我们应该都有着神的形象。保罗提醒我们:「……惟独敬虔,凡事都有益处,因有今生和来生的应许。」(提前四8)

一7 爱弟兄的心使世人认出我们是基督的门徒:「你们若有彼此相爱的心,众人因此就认出你们是我的门徒了。」(约一三35)

爱弟兄的心带来爱所有人的心。这基本上并非情感方面的事,而是意志方面的事。这并不是我们要去经历情感上的亢奋,而是我们要去遵守的诫命。从新约圣经的角度看,爱是超自然的。非信徒根本不能够按神的吩咐去爱别人,因为他没有神的生命。只有神的生命才足以使一个人去爱他的仇敌,并会为处决他的人祝祷。爱的表现,在于付出。例如:「神爱世人,甚至将他的独生子赐给……。」(约三16)「……正如基督爱教会,为教会舍己。」(弗五25)我们可以为别人付出时间、才干、财宝和生命,以表示我们的爱。

麦艾特是五名在厄瓜多尔被奥卡印第安人杀死的青年宣教士之一、麦库里是他的父亲。一天晚上,当我们跪下来一起祷告时,他这样说:「主啊,让我可以活下去,亲眼看见那些杀害我孩子的人信主,让我可以拥抱他们,告诉他们我爱他们,因为他们爱我的基督。」当你能够这样为那些杀害你的亲生儿子的人祷告,你所拥有的就是基督徒的爱。

这七种美德,圆满地包涵了基督徒应有的品格。

一8 在作门徒的道路上,信徒不可能停留在原有位置,因为不进则退。前进的可以得着力量,得蒙保守;后退的会遇上危险,遭遇失败。

没有坚持在基督徒品格上追求长进发展,就会引致闲懒、不结果子、眼瞎、短视和善忘。

闲懒。与神有相交的生命,才是真正有果效的生命。在圣灵的引导下,信徒会放下没有益处的活动,确保生命收到最大的益处。否则,我们就只是在打空拳,徒劳无功。

不结果子。纵使对我们主耶稣基督有很多的认识,但仍可能在这认识上不结果子。知而不行,必然的结果就是闲懒无用。死海之所以是死海,正是因为只有汇入而没有流出;在属灵的范畴里,这样的情况也扼杀了结果子的能力。

一9 短视。有些程度上的视力受损,可被称为眼瞎。这里特别提到眼瞎的一种,就是短视;短视的人只为眼前而活,并不顾念将来。他只专注于物质的事,却忽略了属灵的事。

眼瞎。没有第5至7节所说七种特质的人,都是眼瞎的。他看不见在生命中什么是主要的,不懂得分辨什么是有真正属灵价值的,只活在漆黑一片的世界里。

善忘。最后,缺少那七种德行的人,是忘了他旧日的罪已经得了洁净。他已蒙救赎这一事实,对他已失去了影响力。他又回到曾被救赎离开的境地去。神以自己的儿子来为他赎罪,现在他却视这些罪为儿戏等闲。

一10 因此,彼得劝勉他的读者,要对所蒙的恩召和拣选坚定不移。这是神救赎计划的两方面。拣选是指他对人个别地拣选,那是带权能和永恒的拣选,使这些人成为属乎他自己的。恩召是指他在特定的时空采取行动,实践他的拣选。在神创造世界之先,我们已蒙拣选;在我们信主之时,我们是蒙了恩召。在时间次序上来说,是先有拣选,然后才有恩召。但从我们的经验上看,我们是先认识他的恩召,然后才知道原来基督早在永恒之初拣选了我们。

我们所蒙的恩召和拣选,本身已是坚定不移的了;神永恒的计划是不会打折扣的。然而,我们却可以透过更多效法我们的主,使这恩召和拣选得到确定。藉着结出圣灵的果子,我们可以无可置疑地证明自己确实是属乎他的。圣洁的生活,证明我们确实是蒙恩得救的人。

致力过圣洁的生活,可以保守自己不至于失脚。当然,我们永不会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;基督所作成的工,已经将我们从这境况中拯救出来。这里所指的,是陷在罪恶、羞耻和无用之中。如果我们没有在神的事上长进,便会陷在危险之中,生命有受严重损害之虞。但如果我们保守自己在圣灵中行,我们便不会失去服侍主的资格。神保守一切为主奋力向前的基督徒。属灵上的闲懒与眼瞎,是危险之所在。

一11 在灵里不断长进的,不但得享安全,还蒙应许得以丰丰富富的进入我们主救主耶稣基督永远的国。彼得在这里所讨论的,不是我们能否进入神的国,而是如何进去。得以进入神天上的国的唯一凭据,是对主耶稣基督的信心。然而,有部分信徒会以更丰盛的姿态进入这天上的国。信徒各自所得的奖赏,会有程度上的差别。根据这里所说,所得的奖赏会视乎信徒效法救主的程度而定。

一12 当彼得想到这些事在今生和永恒的意义时,他便决意要不断提醒信徒关乎培养基督徒品格的重要。纵使信徒在这方面已有所认识,他们仍需常常接受提醒。我们也一样。虽然我们在已有的真道上坚固,但总会有注意力被分散或忘怀的时候。故此,我们有必要经常重提这真理。

一13 彼得不单希望,并且认为有责任趁他还在世的时候,透过不断的提醒来激发圣徒。他既快将辞世,便感到是时候唤醒信徒以免他们在灵里昏睡了。

一14 主已经指示彼得他将离世,也已说明了离世的方式(约二一18,19)。这已是多年以前的事了。这位年迈的使徒知道,随着事情的发展,他是快将离世的了。这使他更坚决地认定,要用他尚余的时间,关心神子民在属灵方面的福祉。

他形容自己的死亡为放下在世上的居所,或脱离身体或帐棚。四处周游的人,以帐棚为临时居所;同样地,我们的身体就是我们在世上寄居时的居所。当我们死亡时,这帐棚便要拆掉。在被提时,信徒身体要复活并改变。圣经将这永恒和荣耀的身体形容为房屋(林后五1)。

虽然彼得获指示他快将离世,但这并不否定基督快将回来接他的圣徒的真理。真正属神的教会,一直以来都准备基督会随时回来。彼得从主得了特别的启示,才知道当主再来时,他已经不在人世了。

一15 彼得不但决意要提醒圣徒灵命长进的重要,自己也采取行动,将这些提醒笔录下来,使后世可以时常记念。信徒可以凭着他所写下来的,随时提醒自己。结果,彼得的书信成为男女信徒灵程上的亮光,迄今已近二十世纪;这果效还要持续下去,直到救主再来。此外,根据可靠的古老传说,马可又将他属灵的师傅使徒彼得的亲眼见证笔录下来,这样就写成马可福音。

文字工作的重要性于此清晰可见。文字记录可以传之久远。透过文字记录,一个人纵使已经化为黄土,他的工作仍然产生果效。

彼得在原文里用来谈到他去世的字,演变而成今日英文的exodus(大批地离开)一字。路加福音九章31节形容基督离世,所用的也是这个字。所以,死亡并非不再存在,而是离开某处,到别一处去。

这几节经文对我们来说有特别的价值,因为经文揭示,对一个属于神而又快将离世的人来说,最重要的是什么事情。这几样和这些事共出现了四次,即第8、9、12和15节。站在永恒世界的边境来看基督信仰,会发觉其中那些伟大而又基要的真理,确有无比的价值。

一16 本章结尾的几节经文,论到基督在荣耀中再来的确实性。彼得首先辩明使徒的见证是确实的,继而辩明预言必定成就。彼得在这里好象把新旧两约连系起来,并告诉他的读者要掌握这合而为一的见证。

他强调,众使徒的见证是根据事实而不是神话。他们从前将我们主耶稣基督的大能和他降临的事告诉读者时,并不是随从乖巧捏造的虚言或神话。

他特别提到的事件,就是基督在山上变象一事。有三位使徒目睹这事,他们就是彼得、雅各和约翰。大能和降临是表达「在大能中降临」或「有能力的降临」的文学手法(注6)。基督在山上变象,是他在大能中降临,统管全地的预演。马太对这事的记录,清楚地说明了这一点。在马太福音十六章28节,耶稣说:「我实在告诉你们,站在这里的,有人在没尝死味以前,必看见人子降临在他的国里。」紧接的经节记述了登山变象的事。在山上,彼得、雅各和约翰看见主耶稣的荣耀,即将来他在地上作王一千年时的荣耀。这三位使徒在他们有生之年看见了人子在他国里降临的荣耀。这样,主在马太福音十六章28节所说的话,在十七章1至8节已实现了。

彼得在这里强调,使徒对登山变象的记述,并不是基于虚言(在希腊文中,这字解作神话)。这正是部分现代神学家用来攻击圣经的字眼。他们建议应将圣经「非神话化」。布特曼提出新约圣经中有「神话虚构的成分」。洛浜孙则呼吁基督徒要承认圣经中有很多篇幅都含有神话的成分:

在过去的一个世纪,我们踏出了痛苦但果断的一步,就是承认圣经中的确包含了「神话」,这是宗教真理的其中一种重要形式。除了极端的基要派之外,所有人都逐渐承认,创世记中关于创造及人类堕落的故事,只是虚构的神话而不是历史记载,目的是要表述关于人类和宇宙的最深真理;毕竟就因这目的,所以虚构是无可厚非的。事实上,如果要捍卫基督教的真理,就必须承认、强调这些故事并非历史事实;这样就可以避免人类学和宇宙哲学所提供的另类解释的挑战。没有作出这样分辨的人,是将自己置于赫胥黎及其一派的人股掌之中,任由鱼肉。(注7)

为驳斥虚构神话的指控,彼得为登山变象提供了三个证据:亲眼看见的见证;亲耳听见的见证;以及亲身经历的见证。

首先关于亲眼看见方面,使徒们亲眼见过主的威荣。约翰作见证说:「我们也见过他的荣光,正是父独生子的荣光。」(约一14)

一17 然后是亲耳听见的见证。使徒们听见神的声音说:「这是我的爱子,我所喜悦的。」这个听得见的、对主耶稣的推崇,从极大荣光之中临到他;这极大荣光就是荣光闪耀的云彩,称为舍吉拿(Shekinah),标志着神的同在。

一18 彼得在提到雅各、约翰和他自己的时候,强调当他们同主在圣山的时候,清楚听见神的声音。这是三个人一同作的见证,根据马太福音十八章16节,这种见证是真实可靠的。

最后,彼得还加上亲身经历的见证。我们同他在圣山。这是真实生活上的事,所以是无可置疑的。

到底登山变象是在那个山上发生,我们并不知道。如果这山为人所知道,可能现在山上已建满了神坛祠庙了。(注8)这山被称为圣山,不是因为山本身是神圣的,而是因为神拣选这山作为神圣事件的场地。

一19 我们并有先知更确的预言。旧约的先知早已预言,基督要在能力和极大的荣耀中降临。登山变象时所发生的一切,确定了这些预言。使徒们所看见的,并没有推翻旧约先知的预言,也没有使预言更肯定,只是证明预言都是真确的。在这里,神让使徒们有机会预先窥见基督将来国度的荣耀。

格连特对本节余下部分的翻译,有助我们了解经文的意思:

「……你们心里留意这预言(如同灯照在暗处,直等到天发亮,晨星出现的时候),才是好的。」留意格连特在这里用了加插句的句式。按照他的翻译,你们心里应与留意连接。换句话说,我们应在心中加以留意。中文圣经和合本及很多其它的译本作:直等到天发亮,晨星在你们心里出现的时候;这译法在释经上构成实际的困难。

先知的预言就是照耀的灯。暗处就是这个世界。天发亮代表现今教会时代的结束(罗一三12)。晨星的出现,代表基督再来接他的圣徒。所以,这段经文的意思就是说:我们应常将先知的……预言放在面前,心里珍而重之,因为这些预言在这黑暗的世界中如同明灯照耀,直至这个时代结束,基督在云彩中降临,将等候他回来的子民接回天家。

一20 在本章的最后两节,彼得强调圣经中的预言乃是源自神,并不是出于人意;这些预言是神的启示。

经上所有的预言没有可随私意解说的(或作「没有出于私意的」)。这句话引来各种各样的诠释。有一些是荒谬的,例如认为诠释圣经是教会的专利,信徒个人不应研读圣经!

另外有些解释本身所说的或许是对的,却并不是这段经文的意思。例如,没有一节圣经可以单独抽出来加以诠释,而是必须按上文下理及其它经文来理解。

然而,彼得所针对的是预言的来源,不是神发出预言后人怎样去解释。他所指出的就是当先知坐下来写预言的时候,并不是随私意解说事件或将自己的结论记下来。换句话说,解说(注9)并不是指读圣经的人如何解释圣经的字句;而是指圣经的内容是怎样得来的。杨庭道说:

因此,按正确的解释来说,这节经文……坚称圣经其实并不是源于人的。圣经的内容,是神的见解,并非人的见解。我们经常听见有人说,某段经文代表了大卫的观点,或是保罗或彼得的观点。其实,严格说来,这些经文都并非人的观点,而全都是神对事物的见解。没有任何一段圣经预言是某人的个人见解,他们只是在圣灵的感动下说话而已。(注10)

因此,将解说译成「来源」是颇正确的,而从上文下理来看,相信这是更为适合的。

一21 本节确认在第20节所作的解释。因为预言从来没有出于人意的。正如有人说:「他们(圣经作者)并非将自己的见解编录成文,经文也不是以人的幻想、洞察,或猜测而写成的。」

事实乃是人被圣灵感动,说(注11)出神的话来。神运用我们不能完全明白的方法,指示这些人写出每一个字,却没有减损这些作者的个人特色或风格。这是讨论神默示的其中一节主要经文。今天多数人拒绝圣经权威,我们有必要坚持圣经是完全逐字的默示,是无谬误的圣言。

所谓逐字默示,是指由四十多位作者所写的圣言,全都是神呼气而成的(参看林前二13)。神并不是只提供一个大纲或一些基本观念,然后让作者随意成文。他们所写的一字一句,都是来自圣灵的。

所谓完全默示,就是指整本圣经,由创世记至启示录,全都是来自神的,都是神的话语(参看提后三16)。至于无谬误的意思,是指神话语的整体,其原文无论在义理方面,或是在历史、科学、事件发生的年代次序,以及其它各方面,都是完全没有谬误的。


叁.预料会出现假师傅(二)

二1 第一章结束的时候,彼得提到旧约的先知,他们并不是随己意说话,而是被圣灵感动,说出神的话来。现在他指出,除了在旧约时代的真先知之外,还有假先知。在基督徒时代既有真正的教师,也必有假师傅。

这些假师傅在教会内占一席位。他们以福音的使者自居。这正是危机所在。如果他们公开表明自己是无神论者或不可知论者,别人便会晓得加以防备。可是,他们却是欺骗能手。他们携着圣经,运用正统的术语,只是他们对这些术语的解释却是截然不同的。一名自由派(新派)神学院院长说出了他们的策略:

教会要经常而毋须正式否定她们过往所持守的观点;可以改变固有的信念,而她们的神学家往往能透过重新诠释,找出种种途径来保持与昔日信念的延续。

顾思伟这样形容假师傅:

……一个温文有礼、和蔼可亲、态度讨好、一派学者风范的人,并自称是基督的追随者。他在讲台上传道,编写精审的着作,并在宗教杂志上刊登文章。他是从内部攻击基督信仰。他使教会和学校成为一切不洁及可憎的家伙的聚居处。他用了撒都该人的酵,使全团面发起来。(注12)

那里有这些假师傅呢?以下列举的,是一些最明显的团体:

自由派及新正统派复原教

自由派罗马天主教

神体一位论及普救派

耶和华见证人会

摩门教

基督教科学会

基督教合一学会

基督教普爱会

晏斯唐运动

他们虽然自称是公义的使者,却在讲说圣经真理的同时,私自引进戕害灵魂的异端。这是刻意地将真假混杂,以图哄骗。他们主要是对整体教义不断加以否定。以下所举的例子,是上述一些派别所否定的信念:

他们否定圣经是神完全逐字的默示,他们否定三位一体、基督的神性、基督为童女所生,以及他的死是为罪人代赎。他们尤其激烈地否定基督流血的价值。他们否定他的肉身复活,否定有永恒的审判、因信主耶稣基督而得救恩的恩典,和圣经中神迹的真实性。

现今流行的假教训尚有:

「虚己」理论──这异端指基督将自己的神性倒空了。换句话说,他能够犯罪、犯错等。

还有「神已死论」、进化论、普世得救、炼狱、为死人祷告等等。

这些假师傅最终的罪,是连买他们的主也否认。当然,他们或会为耶稣说一些好话,提到他的「神性」、他崇高的道德和超卓的典范;然而,他们并不承认他就是神,是独一的救主。

费利写道:「耶稣从来都不是、也从未成为神……称耶稣是神,就是用偶像来代替道成肉身。」(注13)

卫理公会会督甘格来抱同样的见解:

我可以坦白地承认,我并不喜欢这说法(即基督是神),而且这说法是极不准确的。我会这样说,其实是神在基督里;因为我相信,从新约圣经整体的见证看来,虽有极多的见证证明耶稣是超凡神圣的,但却否定他就是神。(注14)

透过林林总总的途径,假师傅否认买他们的主。我们必须在这里稍稍停顿,提醒自己,彼得所说的这些假师傅虽然是主所买的,他们却从未曾蒙主的救赎。新约圣经清楚区别买赎与救赎。全人类都被买赎,但并不是全人类都蒙救赎。只有那些接受耶稣基督为主为救主,并承认他所流之宝血的功效的,才得救赎(彼前一18、19)。

马太福音十三章44节将主耶稣比喻为一个人,变卖他一切所有的去买一块田。同一章第38节清楚说明,田地就是世界。因此,主藉着在十字架上受死,将世界并一切在世上的人买回来。然而,他却没有将整个世界救赎。虽然他所成就的工作足以将全人类救赎,但救赎却只有在那些肯悔改、相信和接受他的人身上才能生效。

这些假师傅最终的结局,显示他们从没有真正重生。他们自取速速的灭亡,要在火湖里永远受罚。

二2 彼得预言,他们将吸引一大群追随者。他们能够这样,是因为他们扬弃圣经的道德标准,鼓励放纵肉体。以下是两个例子。

圣公会主教洛滨孙这样写道:

……没有一件事永远都是「错」的。例如,我们不能先下判断,认为「婚前性关系」或「离婚」本身就是错的或有罪的。诚然在一百宗个案中,有九十九甚至一百宗都是错的,但它们并不是本质上错的或有罪的,因为唯一本质上的罪恶是缺少爱。(注15)

美国全国基督教协会出版了一本书,名为《负责任的自由》(“Called to Responsible Freedom”),其中有一段话这样劝导青年人:

在个人的层面来说,性行为被看为合乎义和圣洁的,并不是两人在法律上的表面婚姻关系,而是两人在内心对另一方的感觉。从这角度来衡量,只是牵着手也可以是很大的错误,而亲密的性行为却可以是正确和美善的。(注16)

在假师傅的教导及鼓吹之下,这些行为结果使真道受到毁谤。不信的人因而极之鄙视基督信仰。

二3 无论在性以及金钱方面,这些假师傅都是贪婪的。他们选择神职工作,是因为他们认为有利可图。他们心中的大计,就是要招揽一大群跟随者,这样就能够增加他们的收益。

他们捏造言语,以便在别人身上取利。达秘说:「当魔鬼手携圣经的时候,他是再邪恶不过的了。」这些人手中拿着圣经,俨然为义道的使者,口唱家传户晓的福音诗歌,并流利地运用圣经的术语。然而,这一切都只是用来掩人耳目,为他们异端的教导和败德的行为作假。

留着给这些信仰内奸的,是骇人的审判。他们的刑罚,自古以来并不迟延;刑罚已如弓在弦,蓄势待发。他们的灭亡并没有被忽略,而是已准备妥当,随时如狮子扑兔临到。

二4 从本节至第10节,彼得举出在旧约圣经中,神审判离经背道者的三个例子──天使、大洪水以前的人,并所多玛和蛾摩拉城。

可以推断犯了罪的天使,即在犹大书6节所提到的。从这节经文可知:(1)他们没有守着本位。(2)他们离开自己的住处。虽然我们不能肯定,但却有十足的理由相信,他们就是创世记六章2节所提到的「神的儿子们」:「神的儿子们看见人的女子美貌,就随意挑选,娶来为妻。」在约伯记一章6节和二章1节,天使被称为神的众子。从创世记第六章可推断,神的儿子们离开了原本分派给他们的天使本位,放弃了天上的居所,换取了地上的居所,并娶人类的女子为妻。他们所生的孩子称为英武有名的人(犹太传统称为nephilim,音尼非念,意即「堕落的人」;创六4)。从创世记六章3节可知,神对这些不正常的性关系感到极不喜悦。

反对这种见解的人一般认为,天使是没有性别的,所以不可能结婚。可是,圣经并没有这样说。圣经只是说在天上他们并不嫁娶(可一二25)。在旧约圣经中,天使经常以人的形象出现。例如,罗得在所多玛接待的两名天使(创一九1),创世记十九章5、10、及12节都形容他们为人。他们有脚(2节)和手(10节);他们能吃东西(3节);他们并且能运用体力(10、16节)。从所多玛人变态的欲望可知,这些天使是有身体,可作泄欲工具的(5节)。

神对这些天使公然地叛离他所设立的秩序,感到十分忿怒。他们的结局就是被丢在地狱里,在一片黑暗的坑里等候最后的审判。

二5 说明神直接介入惩罚罪恶的第二个例证,是在洪水中灭亡的人。他们确实罪大恶极。他们终日所思所想的,尽都是恶(创六5)。在神的眼中,世界是败坏的,满了强暴(创六11~13)。主后悔造人在地上(创六6)。他心里忧伤至极,所以决定要把他们除灭(创六7)。他并没有宽容上古的世代,使洪水临到世上,将一切不敬虔的世人消灭。

只有挪亚和他的一家在主眼前蒙恩,他们得以在方舟里避难。当神发烈怒带来暴风雨时,他们得保安然无恙。

圣经形容挪亚是传义道的。无疑当他建造方舟时,槌子每一下的敲击,都对周围正在讥诮的旁观者发出警告,劝他们从罪中回转,否则便要就自己的恶行面对神的审判。

二6 神毫不留情地施行审判的第三个例证,关乎所多玛和蛾摩拉城。这两个城市约位于今日死海的南部,是性反常罪行的渊薮。那里的人以同性恋为家常琐事。罗马书一章26至27节说明了这罪:

……他们的女人把顺性的用处变为逆性的用处;男人也是如此,弃了女人顺性的用处,欲火攻心,彼此贪恋,男和男行可羞耻的事,就在自己身上受这妄为当得的报应。

在神眼中,这种放纵的堕落并不是病态,而是罪恶。他为了向后来的历世历代显示他极其憎恶同性恋,于是降下火与硫磺来摧毁所多玛和蛾摩拉(创一九24),使二城化为灰烬。毁灭是这么彻底,时至今天,这两个城的实际位置仍是个谜。对任何企图将这罪恶合法化,或以其为病态而加以自圆其说的人,这两个城的遭遇实在是一个监戒。

今日的自由(新)派神职人员,对性反常的罪愈来愈公开表示支持。有一位联合基督教会的人员在《社会行动》中,建议教会不应该再在神学院收生、按立牧者,和聘用教会职员方面歧视同性恋人士。九十名圣公会牧师最近议决,成年人在双方同意下进行的同性恋行为,在道德上无分善恶。在将这罪合法化的过程中,假师傅是站在前线的。

本书信在处理离经背道的课题时,每多涉及道德败坏的情况,这并非出于偶然;两者往往是形影相随的。离经背道的肇因,往往就是在道德上犯了错。例如,某人在性方面犯了严重的罪。他没有承认自己的罪,藉着基督的血得以洁净;相反,他决意摒弃对神的认识,因这认识使他深受责备,他并且活在毫不敬虔的生活中。蒲乐克提到一次,他碰上一位青年人,这人曾称自己是基督徒,但现在却充满了怀疑和否认。蒲乐克问他:「朋友,你最近耽于何种罪呢?」这位青年人垂着头,即时中止了对话,面有愧色地走了。(注17)

二7 将不虔不义的人消灭的这位神,会搭救义人。彼得用罗得的经验来做例证。如果我们只有旧约圣经对罗得的记述,我们断不会认为他是个真信徒。在创世记的记录中,他就象个争名逐位的机会主义者。为了要在众人中得到名誉地位,连罪恶与败坏也可以忍受。然而,彼得在神的默示下告诉我们,他是个义人,常为恶人淫行忧伤。神知道罗得有真信心,知道他喜爱公义,恨恶罪恶。

二8 虽然表面上罗得并不象个义人,但他的确是个义人。彼得为了要强调这一点,便重申罗得因在所多玛的所见所闻,内心天天伤痛。周遭邪恶的败德情况,使罗得深感痛苦。

二9 所以,结论就是主知道搭救敬虔的人,并惩罚不敬虔的人。他能够拯救他的百姓脱离试探,同时把不义的人留在刑罚之下,等候审判的日子。

恶人要留给地狱(9节),地狱也专为恶人而预备(17节)。另一方面,基业要留给信徒,信徒得蒙保守,可以得着这基业(彼前一4,5)。上述两方面形成了强烈的对比。

二10 神有能力将恶人限制起来,等候最终的审判。本章经文所针对的人物假师傅,情况更是如此;他们的生命被性欲的污秽所污染,他们提倡与政府主治之人作对,大胆地侮辱政府高层。

众所周知,假宗教领袖虽以基督的使者自居,但道德标准却往往很低落。他们不但自己耽于变态的活动,还公开地提倡这些放荡行为。美国马里兰州巴尔迪摩市一间女子学校的圣公会校牧这样写道:

对于自己的性行为、思想及欲望,我们都应宽松一点,且不应再感到内疚。我所指的,是不管你是异性恋者、同性恋者,还是杂交者……性,就是乐趣……意思就是,毋须受任何规条所牵制,没有任何指定或禁忌。可以这样说,这游戏并无任何规则。(注18)

另一要点是,自由派的宗教领袖,通常会成为鼓吹用暴力推翻政府的运动的先锋。主张现代主义的牧师,经常与政治颠覆活动有联系。美国费城长老区会的教会及社区事务主任说:「如果一切非暴力方法都不能奏效,我们便不应完全排除这方法(就是鼓吹教会信徒使用炸弹和手榴弹)。」

这些人是大胆而任性的。他们似是毫无约束地对一切循正式途径建立的权力,作出无耻的对抗。他们在辱骂统治者的时候,措辞无所不用其极。虽然圣经明说世上的政权是神所立的(罗一三1),并禁止人毁谤统治者(徒二三5),但这些教训对他们却没有丝毫的作用。他们喜欢用挑衅性的话来谴责在尊位的(这词在希腊文的意思是「荣耀」或「尊荣的人」),务求语出惊人。在尊位的是个统称,可以包括一切蒙神赐予权力的天使或世人。这里大概是指世上的统治者。

二11 这些自称是神职人员的人,胆大妄为,其行径连天使也不取。虽然天使的力量权能比人更大,但也不敢用毁谤的话在主面前控告在尊位的人。这里所说那些在尊位的,应该是指那些有权力与地位的天使。

一般认为,这里对天使粗略的描述,与犹大书9节相同:「天使长米迦勒为摩西的尸首,与魔鬼争辩的时候,尚且不敢用毁谤的话罪责他;只说:『主责备你吧!』」我们不知道他们为何会为摩西的尸首发生争执。这里的重点是:米迦勒承认撒但有掌管恶魔之权,撒但无权管辖米迦勒,米迦勒也不会斥责他。故此,连圣天使也不敢为的,这些人却胆大妄为。何等不可思议!试想这种越轨的行为,将要面对怎样的审判!

二12 这些离经背道的宗教领袖,跟毫无理性的牲畜无异。人与牲畜的分别在于人有思考能力;然而,他们没有运用这能力,满足身体的欲望似乎成了他们生存的唯一意义。很多牲畜的命运,似乎不过就是等候被宰杀。这些假师傅,向着在前面的败坏直冲,完全听不到神对他们的真正呼召──就是要他们荣耀神并永远与他同乐。

他们毁谤所不晓得的事。他们无知的表现,莫过于批评圣经。由于他们没有神的生命,因此他们完全不能够明白神的话语、他处事的手法,和他的作为(林前二14)。然而,他们却以属灵事物的专家自居。他们尽力所能明白的,也比不上一个谦卑安静在主面前领受教训的信徒。

他们会象牲畜一样遭毁灭。他们既选择活象牲畜,也就会象牲畜般死亡。他们的死并不是在世上消灭,而是在不光彩及绝望之中死亡。

二13 他们因行不义,就招致杀身之祸。费廉思这样意译:「他们因自己的恶行而招致不幸的结局,他们要自食其果。」

他们这样无耻,又肆无忌惮,胆敢在光天化日之下犯罪作恶。大部分人都会等到有黑暗遮掩时才作恶(约三19);故此,酒吧和妓院通常都是灯光昏暗的(帖前五7)。但假师傅却连要把罪掩藏起来的限制也打破了。

他们与基督徒一起坐席的时候,是基督徒中间的污点和瑕疵,就是说他们是不体面的、不洁的入侵者;他们只知纵情地暴饮暴食。犹大在描述这些人时这样说:「这样的人在你们的爱席上与你们同吃的时候,正是礁石(或作玷污),他们作牧人,只知喂养自己,无所惧怕……」(犹12)。在初期教会时代,当假师傅参加与主餐一起举行的爱宴时,他们是毫无节制的,且完全不理会这宴席的属灵意义。有爱心的人通常会顾及他人,但他们只顾自己。

二14 使人更反感的,就是他们满眼是淫色,止不住犯罪。这里所形容的人,本应负责宣讲圣经的教训、执行教会的规定和劝导会众;可是,他们的眼却到处寻找通奸的妇人。在神职「外袍」的掩饰下,他们色欲的渴求似是永无止境的。

他们引诱那心不坚固的人。他们或许会乱用圣经,让罪得以开脱。他们或许会辩解说,所谓是与非,很多时是受文化背景影响的。又或者他们会温文地向受蒙骗的人保证,只要动机是出自爱心,就没有任何行动是错误的。那些心不坚固的人,很容易会认为,对于一个宗教领袖来说,某一件事既是完全没有问题的,那么对一个平信徒来说,这事更是完全没有问题的了。

他们心中习惯了贪婪。他们不是外行人,而是在诱惑人的学问上有过人的训练。贪婪一词固然可以包括任何过分的欲望,但经文在这里所指的,主要是淫欲。

当彼得想到这种卑劣的基督教的膺品,以及基督的圣名受这些离经背道者的罪玷污时,他慨叹一句:被咒诅的种类!彼得并不是在咒诅他们;他只是预见他们要面对神烈怒的咒诅。

二15 这些假师傅有几方面与比珥之子巴兰一样。他们假装神的代言人(民二二38)。他们勾引别人犯罪(启二14)。然而,最主要的共通点在于他们都是利用圣职来获取财利。巴兰是米甸人,他是先知,受摩押王的聘请,要咒诅以色列。他的动机完全是为了钱财。

二16 有一次,巴兰正准备去咒诅以色列的时候,他和所骑的驴子遇见耶和华的使者(即主耶稣在道成肉身之前的其中一种显现方式)。那驴子一次又一次地拒绝前进。当巴兰鞭打驴子时,驴子竟用人的话来责备他(民二二15~34)。这是叫人感到惊讶的现象──不能说话的驴竟然以人言说话(且比它的主人更有分寸!)。但这神迹并没有将巴兰从他的狂妄中唤醒过来。

蓝斯基说:

巴兰是一个可怕的例子,说明一个身为「先知」的人如何灭亡。主人蒙神指示他有什么不可作,又蒙神藉一头不能说话的驴向他说话;阻止他犯错,但他却不顾一切,坚持要得到他以为可以透过不义来得到的东西,结果便自招灭亡。(注19)

今天,神没有用不能说话的动物来责备假师傅。然而,我们绝对有理由相信,他经常用其它方法来责备他们的狂妄与愚昧,并鼓励他们转回正确的路──这方法就是基督。神常常用卑微信徒简单的见证来使这些人自觉羞愧;他们以拥有高人一等的知识和神圣地位为傲。有时候,一个被圣灵充满的「平信徒」引用一节圣经或发出一个尖锐的问题,就足以使现今的巴兰羞愧至无地自容。

二17 彼得将假师傅比喻为没有水的泉源。有需要的人到他们那里去,指望得到振作和抚慰,满足属灵上的饥渴;可是却失望而回。他们是无水的井,是狂风催逼的雾气。雾气(雨云)叫人以为快要下雨,可以滋润久经干旱的土地。然而,狂风一来,云雾便消散。于是,希望顿成泡影,干枯的舌头没有得着满足。

为这些宗教骗子存留的,是阴间的幽暗。他们佯作福音的使者,实际上却没有任何好信息给予别人。信众希望从他们那里得饼,得到的却是石头。这种欺骗的报应,就是永永远远落在墨黑的幽暗里。(注20)

二18 他们说虚妄矜夸的大话,或照诺克斯的翻译,他们用「辞藻华丽却言之无物的句子」。很多自由派传道人和异端人士的言论,正是这样。他们是精湛的演说家,用华丽夸饰的辞令使听众入神。他们旁征博引的言论,将不懂分辨的听众吸引住。由于他们讲道的内容贫乏,所以便用教条和说服力来补救。不过,在整篇讲章里,他们其实并没有说过什么。以下引述当今一位着名神学家的讲道,来举例说明这种贫乏无效果的讲道是怎样的:

这不是对等与否的关系,而是两者相似的关系。这正是我们想的,即是我们所表达对神的真知识。虽然凭信心我们知道也记得,这里所说的相似,绝不是我们所理解的「相似」。然而,我们也知道也记得,并也是凭着信心,这里所说的相似,既用了这两个字,也可以透过我们所认识的相似来理解。这样在我们的脑海中,并当我们提到相似时,与神真实启示中的相似类同(就其本身来说,其实并不相似)。当我们谈到这是相似的关系时,我们所想所说的并非错谬,而是正确的。

这些假师傅的策略,就是准许人在各种各样的欲望喜好上放纵,藉此来引诱人。他们教导说,我们肉身的各种欲望既是神所赐的,就不应加以节制;如果加以节制,就会对个性造成严重的失衡。因此,他们鼓吹在结婚前争取性经验,婚后也毋须保持贞洁。

受他们引诱的人是那些刚才脱离(注21)妄行的人。未得救的人过去在各种有罪的逸乐中放纵自己;然而他们的心意有所改变。他们决定要改过自新,重新做人,并要参加教会。可惜他们没有到相信圣经的教会去,反而参加了这些假牧人的崇拜。他们没有听见因信基督而得救的福音,反而听见讲者如何将罪恶抵消,并鼓励纵容罪恶。这一切叫他们感到万分惊讶;他们一直以为罪是错的,以为教会反对罪恶。现在,他们知道罪已在宗教上获得批准!

二19 这些离经背道的牧者大谈自由;然而,他们所指的自由是摆脱神的主权,是自由地犯罪。事实上,这绝不是自由,而是受到最严重的制伏。他们自己却作败坏的奴仆。他们被恶欲恶习所箝制,没有能力摆脱。

二20 由本节至22节所说的,并不是假师傅的情况,而是受他们影响者的情况。这些人已经改过迁善,却并未重生得救。他们因局部地认识……基督和基督徒原则,已经离弃犯罪的生活,开始在道德生活上加以整顿。

其后,他们受到假师傅的影响;这些假师傅讥讽在道德上严守清规的主张,并致力要从道德规范中得解放。这些人本来已暂时从罪里得释放,现在又返回这些罪中。事实上,由于宗教规范在他们身上已失效,没有任何东西再可以约束他们,所以他们比以前更沉沦了。因此,他们末后的景况,的确比先前的更不好了。

二21 一个人领受的权利愈多,责任就愈大。一个人对基督徒的标准认识得愈多,就愈有责任活得合乎这些标准。晓得神圣洁的要求,却回到世俗的污秽上去,倒不如从来不晓得为妙。

二22 这些人证明俗语说得真不错,就是狗转过来吃它所吐的秽物(箴二六11),猪洗净了又回到泥里去辊。彼得用狗和猪作比喻,是有重要意义的。根据摩西的律法,两者都是不洁的动物。这句俗语没有显示它们在本质上曾经历任何改变。它们从所吐的和泥里获释前是不洁的,而当它们返回去时仍然是不洁的。

彼得所描写的人也是这样。他们经验了在道德上改过自新,但却从没有接受新生命。象马太福音十一章43至45节所说的,他们的屋子里面空闲,打扫干净,修饰好了,但却从来没有邀请救主进去住。那原本被赶出来的污鬼便回去,并另带了七个比自己更恶的鬼来住进这空房子。结果,这房子末后的情况,比原本更坏。

我们不可用这段经文来教导说,真信徒有可能会从恩典中堕落,以致失丧。这些人从没有成为真信徒。他们从没有接受新生命。他们末后的景况证明,他们的本质仍然是不洁、邪恶的。这里的教训是:单有改过自新不但是不足够,而且是危险的,因为这样会令人受骗,产生虚假的安全感。人只能够透过重生,才能得到新生命。他只有透过向神悔改和相信主耶稣基督,才能够重生。


肆.预料会出现好讥诮的人(三)

三1 彼得从第二章对假师傅的讨论,转而论到在末后的日子,必定会出现好讥诮的人。正如前一封书信一样,彼得在这里首先鼓励他的读者要持守圣经。

三2 他们应谨记在旧约圣经中圣先知的预言,以及新约圣经保存的、由使徒所传的主救主的命令。在流行背离信仰的日子里,圣经是唯一真正的保障。

三3 众先知与使徒联合所作的见证,就是在末世必有好讥诮的人随从自己的私欲出来。基督徒应该谨记这一点。他们不应为这些人既骄傲又亵渎的否定而感到困惑。相反,他们应视这些人为清晰的例证,表示这时代的末期已经近了。

这些好讥诮的人乃是随从自己的私欲。他们既已拒绝认识神,便肆无忌惮地纵情追逐欲望。他们鼓吹纵容罪恶,完全不理会将来的审判。

三4 他们主要的讥诮重点,是与基督的再来有关。他们的态度是:「主要降临的应许在那里呢?」意思是「这应许怎会成就呢?」然而,他们说的主降临是指什么呢?

他们是不是指基督再来接他的圣徒,即我们所说的教会被提呢(帖前四13~18)?这是主再来的第一阶段;好讥诮的人对此是否有认识也成疑问。

他们是指基督与他的圣徒回来,在全地上建立国度的时候吗(帖前三13)?这想法可能存在他们的思想中。

然而,从这段经文的其它部分清楚看到,他们所指的,是神在这地上进行的最后审判,即一般所谓的世界末日。他们所想的,是在千禧年结束时,天地都要被大火烧毁的情景。

他们的意思其实是这样:「你们这些基督徒一直在恫吓我们,警告说这世界将面临可怕的审判。你们说,神将介入人类的历史中,惩罚恶人,并毁灭全地。其实,这全都是废话。我们没有怕的。我们大可以随心所欲地生活下去。人类历史中既没有神曾介入的证据,哪我们又何须相信他将会介入?」

他们的结论,乃是基于一个很轻率的假设:「从列祖睡了以来,万物与起初创造的时候仍是一样。」他们认为,大自然始终如一地随一贯不变的定律发展,并没有超自然的介入,一切都有合乎自然的解释。

他们相信均变论的定律。这定律指出,大自然现时的各种变化过程,由古至今都是以相同的方式和幅度演变,这些变化过程已足以解释古往今来的各种变化。

均变论定律与普通的进化论理论有重要的关连。各类生物是由先存在的品种不断衍生而成的理论,建基于一个假定,就是周围环境一直以来都是颇为一贯稳定的。如果地球曾受灾变冲击的话,达尔文进化论中的预先假定就会受到质疑。

三5 好讥诮的人故意忘记一件事──大洪水。神确曾介入过人类的事,他介入的具体目标,就是要惩罚恶行。洪水既曾发生过,就有可能再发生。

圣经对这些人有一点令人不安的指控,就是他们是故意忘记的。他们自以为学识渊博,有客观思维。他们自夸信服科学研究。然而,事实上他们乃是故意忽略一个证据确凿的历史事实──洪水。他们大概应该去修读地质学吧!

他们故意忘记,从太古凭神的命有了天,并从水而出、藉水而成的地……已消灭了。天和地都是因神的命而有的;神说了,它们便出现(来一一3)。彼得说,地是从水而出、藉水而成的。我们得承认,这句话的深意,我们并不能完全领会。从创世记一章2节可知,地面曾一度为水所覆盖。在第6节,圣经说神造了穹苍或天空,将地面上的水和覆盖全地的水气或云雾分开。由此我们可以假定,地球由一层厚厚的水气覆盖,其中并没有生物。穹苍提供了澄清的空间,让生物可以呼吸。创世记一章9节记载地球各大洲由海洋所分开;这可能就是从水而出的意思(请参看诗二四2)。

不管彼得这句话在科学上有任何暗示,我们确知道地球是一个充满水分、为云雾覆盖的世界;地球四分之三的表面是海洋,而大部分地方为水气罩着。据现时所知,地球是唯一充满水分的行星,因此也是唯一能维持人类生命的行星。

三6 从创始的时候起,地球就储存了自我摧毁的工具。在地底下的深处有水,海洋中有水,天上的云也有水。最后,神将天上和地上的水都释放了(创七11),大地遭洪水淹没,方舟以外的一切生灵都被消灭了。

好批评的人故意不理会这历史事实。有趣的是,洪水之说近年却是他们猛烈攻击的重点。然而,洪水的记录早已留在地壳上,存留于古今中外的传统里,而最重要的,是写在神的圣言上。

三7 神创造这地时,已安排足够的水来消灭全地。同样地,他也在天地间安排了足够的火来把天地消灭。

在这个核子时代,我们知道物质其实是一堆给储存起来的能量。将一颗原子核心分裂,会有大量的能量猛烈地释放出来。因此,世上一切的物质都蕴含着大量的爆炸潜能。现在,主将这一切聚合在一起(西一17:「万有也靠他而立」)。只要他撤回他的控制,一切的原素都会熔化。在现阶段,天地得保存,直留到不敬虔之人受审判遭沉沦的日子,用火焚烧。

三8 为什么神的审判迟迟还未到呢?首先,我们不应忘记,神不受时间限制。他并不象我们般活在时间中间。毕竟,时间是由太阳与地球之间的相互关系所决定,但神却不受这关系所限制。

主看一日如千年,千年如一日。他可以将一日扩展至一千年,也可以将一千年压缩为一日。他可以将他的作为分期完成,也可以一气呵成。

三9 神已应许,他会用审判来为不虔之人的历史划上句号。即使是看来有点迟延,也不是由于神并不忠于他的应许,而是由于他忍耐宽容。他不愿有任何一人沉沦。他所期望的,是人人都悔改。他有意将施恩的时期延长,为了要让每一个人都有得救的机会。

以赛亚书六十一章2节提到耶和华的恩年和他报仇的日子。这显示他喜爱施怜悯,审判是他不寻常的工作(赛二八21)。可以看出,他将他的忍耐延长至一千年之久,并将他的审判凝聚在一天之内。

他在大洪水之前,共等了一百二十年。现在,他要用火毁灭世界之前,已等了几千年。

三10 但主的日子要……来到。主的日子指神施行审判的任何时期。在旧约圣经中,这是用来形容神惩罚行恶的人,并向他的敌人夸胜的任何时间(赛二12;一三6、9;结一三5;三○3;珥一15;二1、11、31;三14;摩五18、20;俄15;番一7、14;亚一四1;玛四5)。在新约圣经中,这是指分为几个阶段的一段时期:

1.这是指大灾难时期,为期七年,神会在这期间审判不信的以色列人(帖前五2;帖后二2,NU文本)。

2.这包括他回到地上来的时候;那时他要报应一切不认识神和不顺从主耶稣的福音的人(帖后一7~10)。

3.这是用来指千禧年;那时,基督要用铁杖统治全地(徒二20)。

4.这是指天地最终被火消毁。这个正是本章的意思。

要象贼来到一样──即是无从预测的,又具破坏力的。天必……废去。这肯定是指大气层的天,也可以是指星空宇宙的天,却不可能指第三重天,即神的居所。当天在大响声中废去时,有形质的都要被烈火销化。有形质的是指物质的各个构成部分。所有物质都会在这个类似宇宙核灾的灾劫中被摧毁。

地和其上的物都要烧尽了。(注22)不单自然界的创造物会被烧尽,一切文明的创造也会被摧毁。世上各个名都大城、巍峨雄伟的建筑物,和杰出的科学产品,全都包括在彻底摧毁之列。

三11 到这里,彼得将焦点从好讥诮的人转到圣徒,并极力地提醒他们留心所肩负的责任。这一切既然都要如此销化,你们为人该当怎样圣洁,怎样敬虔。万物都离不开消亡湮没的结局。人类所夸耀、毕生致力追求的事物,顶多也不过在刹那间留存。为追求物质而活,就是为追求短暂的而活。我们不难判断,应将注意力从这世界的浮华事物与玩意儿,转去致力过圣洁和敬虔的生活。应该为永恒而并非短暂的而活,重视属灵而不是物质的事物,选择永存而不是必逝的东西,这可不用多说吧。

三12 信徒也应该有所期待。他们应等候且渴望神的日子来到。有人用「加快神的日子来到」这句话来教导说,我们可以藉着过热心坚定的事奉生活,来加快主再来的实现。不过,这教训有两个问题。第一,神的日子并不是主再来的日子。第二,即使两者是等同的,仍有理由怀疑基督再来的时间,会否因信徒的热心程度而更改。

神的日子是指一个永恒的状态。这个状态随着主的日子的最后阶段出现,那时天地都已被废去。神的日子是他得着最后和完全的胜利的那日。因此,这是一个我们应默默等待和热切期待的日子。

彼得在谈到神的日子时,并不是说一切要到那日才发生,而是说在那日,天被火烧就销化了,有形质的都要被烈火熔化。物质并不是等到在神的日子时才完全消灭。事实上,这最终的审判必须先发生,然后神的日子才可以来到。

三13 彼得在第12节劝勉信徒要等候神的日子来到。本节里他们则被形容为等候新天新地,有义居在其中。这证明神的日子是指永恒,到那时会有新天新地。

在以赛亚书六十五章17节和六十六章22节,新天新地是用来形容千禧年和永恒的。我们知道上述的经文包括了千禧年,因为那时罪仍存留(赛六五20),而且还会有婴孩出生(六五23)。彼得则用新天新地来单单指永恒;那时候,现有的天地都已废去了。

彼得说在新天新地里,有义居住在其中。现在,恩典藉着义作了王(罗五21)。在千禧年里,义要作王(赛三二1);在永恒里,义要居住在其中。基督在地上建立千禧年国度时,会用铁杖来统治,也会秉公行义。从这方面看来,义要作王。但在永恒里,就毋须再用铁杖了。因为义是自然必然的事。那时候,不会再有罪来破坏这祥和美丽的景象了。

三14 有关新天新地的真理,应能加深我们「向主」过圣洁生活的意愿。这不单是我们应持守的真理,还应该能约束我们。既知道我们快将要站在神面前,我们的内心便应渴望自己没有玷污,无可指摘,在道德上是清洁的。此理应驱使我们致力达到安然的地步,而不是争逐不安。

三15 并且要以我主长久忍耐为得救的因由。他迟迟未施行审判,是为了要让人有足够的机会得蒙拯救。当我们眼见人类的罪恶昭彰时,我们会不期然地问,主还怎能按捺得住。他的忍耐宽容程度确是叫人惊叹。然而,他这样是有理由的。他并不希望看见恶人死亡。他渴望看见人从他们的恶行中回转并且得救。

就如我们所亲爱的兄弟保罗,照着所赐给他的智慧写了信给你们。这段提及保罗的话中,有几点很有意思:

1.首先,彼得称呼保罗为我们所亲爱的兄弟。须知保罗曾在安提阿当着众人责备彼得装假(加二11~21)。显然地,彼得以谦卑的心接受了这次责备。我们应能接受别人的纠正,心里不存任何仇恨。

2.彼得承认保罗写的书信,是神赐给他有智慧。这肯定地暗示,彼得认为保罗所写的书信是神所默示的。

3.明显地,彼得书信的读者,也读过一封或多封保罗书信。这些书信可能是直接写给他们的,也可能是在周围传阅的。

保罗在那一封信中提到我主长久忍耐为得救的因由呢?罗马书二章4节说:「还是你藐视他丰富的恩慈、宽容、忍耐,不晓得他的恩慈是领你悔改呢?」

三16 保罗在他一切的信上所论到的真理,也是彼得在他两封信中所处理的;所论的真理包括重生、基督的神性、他虽然无罪却受苦、他代替罪人受死、他的复活、他的升天、他的再来、主的日子和永恒的国度。

这些圣经真理中有些难明白的地方,例如三位一体、神的拣选与人的自由意志、受苦的奥秘等。纵使我们发觉圣经中有些记载超越我们的理解,也不应感到困扰。神的话语是无限的、不能穷尽的。当我们研读圣经时,我们应信任神是全知的,他所知的往往是我们永远没法参透的。

彼得说信中有些难明白的时,并不是要批评保罗所写的。并不是保罗的行文风格使人难以明白,而是他所处理的题目并不容易。伯恩斯写道:「彼得所指的,并不是难以明白保罗所说的是什么意思;困难之处在于他所教导的伟大真理并不容易理解。」(注23)

那无学问、不坚固的人并没有凭信心接受这些难明白的真理,反而要强解,以致自取沉沦。例如,有些异端将律法强解为得救的途径,而不是用来揭示罪恶的工具。另有一些以受浸为进入天堂的通行证。他们不单强解保罗书信,也强解其它经文。

请留意,彼得在这里将保罗的书信与别的经书一样看齐,就是旧约圣经和新约圣经在当时已有的部分。他承认保罗书信是由神所默示的圣经的一部分。

三17 信徒必须经常防范错谬的危险。经常有假师傅混淆并伪冒真理的事实,应足以叫我们有所警惕。毫无戒心的人,容易会受恶人的错谬所吸引控制,以致不能在属灵的路上站立得稳。

三18 彼得再一次教导,在属灵的事上不断长进,是防范假师傅影响的最好方法。长进必须是两方面的──在恩典上和在知识上。恩典就是在生活上彰显圣灵的果子。在恩典上长进,并不是增加头脑的知识,或无休止地参加活动;而是愈来愈有主耶稣的模样。知识是指透过圣经对主的认识。在知识上长进,就是更多地研读并服从他的话语、作为和方式。

然而,彼得不打算在劝勉圣徒之后便结束这书信。高潮应是将荣耀归给救主。因此,我们看见这段美丽的赞美辞:愿荣耀归给他,从今直到永远。阿们。毕竟,我们存在的最终原因,就是要荣耀他;故此,这结语为这封信作结,是最合适不过的。

 
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