彼得前书


简介


「如我们不知道这书信的作者是谁,我们便不得不作出这样的结论:
『作者是个象岩石般坚定的人,他的灵魂牢靠在稳固的基础上;他凭着一生有力的见证,
坚固了那些面对苦难汹涌而来的人,使他们牢靠在真正的磐石上。』」
~魏承格


壹.在正典中的独特地位

在回教和共产国家的基督徒,对压制、敌视,以至公然的逼迫,已习以为常,有足够的心理准备。对这些信徒来说,彼得前书是极之实在的帮助。本书帮助他们接受苦难,视为主所容许的,并且是有益的,可以使他们产生一些可贵的基督徒素质,如坚忍。

西方世界的基督徒,特别是说英语的信徒,他们拥有深厚的圣经传统,对于信仰受到公然反对的情况很不习惯。直至最近为止,起码政府仍承认家庭是组成社会的基本单位,甚至鼓励大家「适随尊便」地参加教会。然而,这情况已一去不返。今天的政府,尤其是地方政府,似是要透过法官、教育团体,特别是透过传播媒介,来丑化、嘲笑,甚至毁谤相信圣经的基督徒。广播电台、电视台、电影、报纸、杂志和官方公布都鼓励败德行为、酗酒、狡诈,甚至亵渎。基督信仰现已成为「反主流文化」,信徒愈早领会使徒彼得在他第一封信中的教训,就愈能作好准备面对二十世纪末叶和二十一世纪启端的日子──如果我们的主还未回来的话。


贰.作者

外证 证明这书信是出于彼得的外证,很早已经出现,且差不多是公认的了。优西比乌视彼得前书为一卷被所有信徒接纳的书卷。坡旅甲和亚历山太的革利免都接受这书卷。马吉安的「正典」中没有包括这卷书实不足为怪,因为他只接纳保罗的书信。虽然彼得前书并没有包括在穆拉多利经目之列,但这可能是因为该经目本身是不完整的。

彼得前书的最早佐证,很可能就是彼得后书三章1节。连那些并不相信彼得是彼得后书作者的人(参看彼得后书简介),亦认为后书的成书日期甚早,足以为彼得前书提供可信的见证;当然,这要假定彼得后书三章1节所指的前一封信,正是彼得前书。

内证 有一内证使人怀疑彼得是不是这书的作者,就是作者十分出色地运用希腊文。一个加利利的渔夫会有这样优秀的文笔吗?很多人会说:「不可能。」然而,我们身处的文化已足以证明,一个在语言及演讲方面有天赋的人,纵使没有受过正式的大学或学院训练,在运用标准语言时亦往往会十分出色。彼得有三十年的传道经验,还有的就是圣灵的启示,以及很可能在写这信时,有西拉从旁协助。使徒行传四章13节说彼得和约翰是没有学问的,意思只是他们没有正式受教于拉比门下。

彼得前书常提到彼得生平和工作,以下略举的例子足以表明这一点:

作者在一章8节暗示他曾耳闻目睹耶稣,这是读者不曾经历过的。他说:「你们虽然没有见过他,却是爱他」,而不是「我们虽然没有见过他」。其它的经文中,我们也发觉,作者曾伴随过主。

第二章头十节经文形容基督是房角石,叫我们想起在该撒利亚腓立比的事(太一六13~20)。彼得承认耶稣是基督,是永生神的儿子时,主耶稣宣告,他的教会要建立在这磐石上,就是建立在基督是永生神的儿子这真理上。他是教会的房角石和根基。

二章5节提到活石,令人想起约翰福音一章42节;这节经文记述西门的名字给改为矶法(亚兰文)或彼得(希腊文),两者的意思都是石头。彼得因相信基督而变成一块活石。因此他在第二章常提到石头是不足为奇的。作者在二章7节引述了诗篇一百十八篇22节说:「匠人所弃的石头,已作了房角的头块石头。」彼得在耶路撒冷被提讯,站在官府、长老和文士面前时,所引述的也是这一段经文(徒四11)。

我们听见彼得提醒读者要顺服政府时(二13~17),会回想起他也曾不顺服,把大祭司仆人的耳朵砍了下来(约一八10)。因此,他的提醒除了是来自圣灵的默示之外,还有实际的经验作支持!

二章21至24节似乎暗示作者对主耶稣的受审和被杀有直接的认识。救主如何谦卑地忍受折磨,并默不作声地迎接苦难,是彼得永远不能忘记的。二章24节提到救主受死的模式──被钉死在十字架上。这里的形容,与彼得在使徒行传五章30节及十章39节所说的话互相呼应。

彼得谈到他的读者已归到他们灵魂的牧人监督时(二25),脑海中很可能正想到自己如何不认主之后,蒙主挽回过来(约二一15~19)。

「爱能遮掩许多的罪」(四8)这句提醒的话,叫人想起彼得的疑问:「主阿,我弟兄得罪我,我当饶恕他几次呢?到七次可以么?」耶稣说:「我对你说,不是到七次,乃是到七十个七次。」(太一八21、22)换句话说,我们要饶恕人无限次。

四章16节告诉我们,若有人为作基督徒的缘故而受苦,他不应感到羞耻,反要因这名归荣耀给神。我们可将这节经文与使徒行传五章40至42节相对照,那里记述彼得与其它的使徒被鞭打,但离开公会时,他们「心里欢喜,因被算是配为这名受辱。」

这卷书的作者称自己是基督受苦的见证人(五1)。「同享后来所要显现之荣耀的」一句,可能是暗指登山变像的情景。而上述两次事件发生时,彼得都在场。

「牧养在你们中间神的群羊」这句温柔而又带有牧者口吻的提醒,叫我们想起救主对彼得所说的话:「你喂养我的小羊……你牧养我的羊……你喂养我的羊」(约二一15~17)。

五章5节说:「要以谦卑束腰」,很容易令人联想起约翰福音第十三章所记载的事;当时,耶稣象仆人一样,拿毛巾束腰,然后洗门徒的脚。事实上,如果我们记得彼得如何骄傲地声称自己永远不会不承认主(可一四29~31),其后却三次不认救主时(可一四67~72),这段关于骄傲与谦卑的经文(五5、6),就显得更有意义了。

最后一段与彼得的经历有关的经文,是五章8节:「你们的仇敌魔鬼,如同吼叫的狮子,遍地游行,寻找可吞吃的人。」当彼得写这节圣经时,他脑海中浮现的,可能是耶稣对说的话:「西门!西门!撒但想要得着你们,好筛你们,象筛麦子一样……。」(路二二31)


叁.写作日期

彼得教导说,统治者基本上是要帮助那些愿意行善的人的(彼前二13~17)。很多人基于这温和的见解,认为成书日期不会在尼禄开始极力逼迫基督徒(主后64年)之后。无论如何,本书信的写成时间,离这日期不会很远,大概是主后六十四或六十五年。


肆.背景与主题

如上文指出,彼得特别要处理的课题,是基督徒的受苦。至此为止,这书信的读者似乎已经历过因基督而蒙受诽谤与辱骂(四14、15)。但对其中很多人来说,监禁、财物被充公,以及遭残杀的事,尚未发生。不过,受苦并不是这书信的唯一主题。本书信也谈及因接受福音而享有的福气,信徒与世界、国家、家庭及教会的正确关系,以及教导信徒如何作长老及执行纪律。

彼得写这封信的地方是「巴比伦」──可指实际上位于幼发拉底河上的城,那里有犹太人的群体,也可指位于台伯河上那属灵的巴比伦(罗马);书信的目的地是位于东方的省分,即今日的土耳其。


 大纲


壹.信徒的权利与义务(一1~二10)

一.问候(一1、2)

二.信徒的身分(一3~12)

三.信徒因其身分而应有的行为(一13~二3)

四.信徒在新的家里和作祭司的特权(二4~10)

贰.信徒的各种人际关系(二11~四6)

一.以客旅的身分面对世人(二11、12)

二.以公民的身分面对政府(二13~17)

三.以奴仆的身分服侍主人(二18~25)

四.以妻子的身分对待丈夫(三1~6)

五.以丈夫的身分对待妻子(三7)

六.以弟兄的身分与信徒的相交(三8)

七.以受苦者的身分面对行逼迫的人(三9~四6)

叁.信徒的事奉与受苦(四7~五14)

一.因末日将至而迫切要做的事(四7~11)

二.有关受苦的劝勉和解释(四12~19)

三.劝勉和问候(五1~14)


评注


1(一2)还有其它形式的成圣在日后实现。当一个人重生时,他在地位上已经成圣,因他是「在基督里」的(来一零1014)。在他的基督徒生命历程中,他有经验上的成圣,即不断效法基督(彼前一15)。到天堂时,他便得着完全的成圣,因为他永不会再犯罪(西一22)。有关成圣的补论,请参考希伯来书二章11节的附篇。

2(一8)大部分的希腊文抄本不作「见过(idontes)」而作「认识(eidotes)」。但是两种说法都不改句子的意思,即:他们本人并没有在地上跟耶稣相识。

3(一8)林克安(W. Lincoln),Lectures on the First and Second Epistles of Peter,页21。

4(一12)同上;页23。

5(一13)朱伟慈(J.H. Jowett),The Redeemed Family of God,页34。

6(一17)林克安(Lincoln),Lectures,页30。

7(一20)同上;页33。

8(一21)伍斯敦(W.T.P. Wolston),Simon Peter : His Life and Letters,页270。

9(一22)批判性文本(NU)及中文和合本没有「藉着圣灵」一句。

10(一23)格连特(F.W. Grant),Peter的注脚,The Numerical Bible,希伯来书至启示录,页149。

11(一23)NU本没有「常存」一词。

12(二2)亚历山太抄本(新英王钦定本注脚所引的NU文本)作「渐长至得救」。不过,这译文对于得救的确据会产生疑问。

13(二6)圣经时代希腊文litnon(石),akro-(顶上或尖顶),goniaion(角落的);因此是房角石或顶石。

14(二7)NU文本不作「不顺从的人」,而作「不信的人」;不过,不信福音的人被称为不顺从福音的人,所以两者的意思相近。

15(二12)按字面直译是高尚的或可爱的(希腊文即kalos,可与英文calligraphy,即「端正秀丽的字体」作比较)。

16(二12)欧德曼(Charles R. Erdman),The General Epistles页66。

17(二12)朱伟慈(Jowett ),Redeemed Family,页88、89。

18(二13)赖恩融(Leslie T. Lyall),Red Sky at Night,页81。

19(二16)迈耳(F. B. Meyer),Tried by Fire,页91。

20(二25)希腊文是episkopos,即「监督」。

21(三2)穆勒在一分期刊The Word中的文章,Richard Burson编,日期不详,页33~35。

22(三4)迈耳(Meyer),Tried,页117。

23(三7)贝格(Charles Bigg),A Critical and Exegetical Commentary on the Epistles of St. Peter and St. Jude (ICC),页155。

24(三8)「谦卑」在NU文本作「谦卑」tapeinophrones而不是「谦恭有礼」philophrones。两种美德都与上下文配合;至于那一个是原文,则取决于对新约原文审定的观点。本文在这里采纳英王钦定本(KJV)的传统,即后者。

25(三15)NU文本作「主基督」而不是「主神」。换言之,新约的基督即旧约的万军之耶和华。

26(四6)伯恩斯(Albert Barnes),Notes on the New Testament: James, Peter, John and Jude,页191。

27(四14)NU文本并没有第14节的最后一句。因为「常在你们身上」与「荣耀」在希腊文的结尾字母是一样的(-etai),所以很容易因一时之误而漏掉。从技术上来说,这是因有「类似结尾」而造成的遗漏。

28(四16)迈耳(F. B. Meyer),Tried by Fire,页27。

29(四16)摩根(G. C. Morgan),Searchlights from the Word,页366。

30(四18)迈耳(Meyer),Tried,页180、181。

31(五2)NU文本不作「出于甘心」,而作「按神心意」。然而,KJV及NKJV版本圣经一贯采纳的译法(TR)及主要文本(M)也一样),与出于勉强相对,较能与上下文配合。

32(五7)巴斯德(J. Sidlow Baxter),Awake, My Heart,页294。KJV版本圣经在这里巧妙的字眼运用,并不是出于希腊文;在原文,两个cares是不同的用字(译者按:中文圣经分别作「忧虑」和「顾念」)。这种双关译法来自第一本英文新约圣经(1526年),就是由杰出的翻译者、宗教法庭下的殉道者William Tyndale(1484-1536)的作品。他的译文是:「你们要将一切所顾念的事卸给神,因为他顾念你们。」

33(五8)潘德科(J. D. Pentecost),Your Adversary the Devil,页94。

34(五10)雷西(Harry Lacey),God and the Nations,页92。

35(五13)一般所用的希腊文字眼是huios,保罗所用的是teknon,字面意思是「生下来的」或小孩。

 

下一页